微软AI助手Copilot试用反馈:功能获认可,但定价成痛点
近年来,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频频发力,其AI助手Copilot更是被视为引领未来办公自动化的重要力量。然而,经过六个多月的试用阶段,Copilot收到的反馈似乎并非一片叫好。
一、效率提升获好评,但错误率令人担忧
据微软现代工作和商业应用副总裁Jared Spataro透露,约70%的Copilot用户在试用后表示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这一数据无疑证明了AI在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巨大潜力。然而,与此同时,也有用户反映Copilot在集成Excel、PowerPoint等软件时存在一些缺陷,并且容易出错。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也对Copilot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
二、定价策略引发争议
除了功能上的不足,Copilot的定价策略也成为了用户关注的焦点。每月30美元的订阅费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或许尚可接受,但对于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些企业信息官表示,他们需要进一步评估Copilot的性价比,才能决定是否为公司全体员工购买该服务。
三、AI日程安排功能被指“不太可靠”
除了上述问题外,Copilot的日程安排功能也遭到了用户的吐槽。有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该功能在安排会议时间时“不太可靠”。AI领域专家Ethan Mollick甚至发推称,Copilot for Outlook并没有实现人工智能电子邮件助手最有用的功能——日程安排。他表示,当Copilot提供“可接受并建议的时间”选项时,它安排的时间经常是已预约的时间或周末。
四、微软积极回应反馈,持续改进产品
面对用户的反馈和质疑,微软并没有选择回避。Spataro表示,微软正在倾听客户的反馈,并将继续努力改进Copilot的功能和性能。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Copilot将变得更加完善和强大。
五、企业对AI应用持观望态度
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被许多企业高管视为今年的首要任务,但一项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高管认为这项技术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能超越当前的炒作宣传水平。这表明,虽然企业对AI应用的潜力充满期待,但在实际应用上仍持观望态度。他们更倾向于在小规模和小范围内进行AI应用试用,以评估其实际效果和性价比。
六、微软AI战略面临挑战
微软在AI领域的投资已达数十亿美元,其中对OpenAI的投资更是高达130亿美元。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微软的AI战略并未取得预期的回报。New Bing的市场份额增长缓慢,Copilot的试用反馈也不尽如人意。这无疑给微软的AI战略带来了挑战和压力。
微软AI助手Copilot在试用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微软需要认真倾听用户的反馈,持续改进产品功能和性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待。同时,企业也需要对AI应用保持理性和审慎的态度,在充分评估其实际效果和性价比后做出决策。
网友评论